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文章
11-5
先普及一波常识,气体检测仪有一个使用的范围,这个在技术文件里,一般都会提到,以气体温度来说,可燃及氧气是不需要预处理的,因为使用的场所比较多,具体设备应运而生,那么气体检测仪需要预处理的前提是什么?接下来就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下吧!高温可燃及氧化锆,就是无需预处理的气体检测仪,高温可燃,一般用在400-600摄氏度的场所测量可燃气体,氧化锆则是插入式的,适用于100摄氏度以上,800摄氏度以下的场所测量氧气。(插入式)还有一些不需要预处理的情况,首先强压的话可以不做预处理,只装一...
11-5
在线氧含量分析仪简介在线氧含量分析仪是一种半导体激光分析仪,基于DLAS(DiodeLaserAbsorptionSpectroscopy,半导体激光吸收光谱)气体分析测量技术,能有效解决传统气体分析技术中存在的诸多问题。DLAS技术本质上是一种光谱吸收技术,通过分析激光被气体的选择性吸收来获得气体的浓度。它与传统红外光谱吸收技术的不同之处在于半导体激光光源的光谱宽度远小于气体吸收谱线的展宽。因此,DLAS技术是一种高分辨率的光谱吸收技术。激光穿过被测气体的光强度衰减可用朗伯...
11-5
红外线气体在线分析仪红外线是一种看不见的光,其波长范围为0.78—1000微米。它在红光界限以外,所以得名红外线。红外线可分为三部分,即近红外线,波长为0.75~1.50μm之间;中红外线,波长为1.50~6.0μm之间;远红外线,波长为6.0~l000μm之间。波长——在光的传播方向上,相邻两光波同相位点间的距离称为波长。波数——波数是描述红外辐射的一个参量,是指每厘米长度内所含红外波的数目。频率——单位时间内光波振动的周数。光子能量——光波以辐射的形式发射、传播或接受的能...
11-5
首先明确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可燃有毒气体报警器是防止着火爆炸和人员中毒事故的,而非职业卫生需要。到底装不装可燃有毒气体报警器,要看是否有释放源。释放源的判断在各种安全检查中,关于可燃有毒气体报警器最多的问题为区域缺少可燃有毒气体报警器。甚至被列为重大隐患!究其原因,对可燃有毒气体的“释放源”理解不准确。所以关于“释放源”的准确理解是管理好可燃有毒气体报警器的最主要的第一步。GBT50493《石油化工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标准》中关于释放源的定义1.可燃气体和(或)有毒...
10-28
离心机氧含量氮气保护系统通过“实时监测-智能判断-精准调节-动态反馈”的闭环控制机制,将机内氧含量稳定控制在安全阈值(通常≤5%,视物料特性调整),防止因氧含量过高引发燃爆风险(如处理易燃易爆物料时),或影响敏感样品(如易氧化生物样本)的稳定性,为离心机安全运行提供核心保障。一、闭环控制核心环节:四步协同实现精准控氧实时监测:氧含量数据采集系统内置高精度氧传感器(如电化学传感器、激光传感器),安装于离心机腔体排气口或关键监测点,实时采集机内氧含量数据(采样频率1-5次/秒)。...
10-27
气体预处理系统作为气体分析、工业生产等领域的关键支撑环节,正经历从粗放处理向精细管控的深刻变革,这一转变不仅提升了气体品质稳定性,更推动了相关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传统粗放式气体预处理系统存在明显短板。在处理环节上,多采用单一过滤、简单降温等基础手段,难以应对复杂工况下的气体净化需求。例如,在工业废气分析场景中,粗放系统无法有效去除气体中的油雾、微小颗粒及腐蚀性杂质,不仅影响后续分析仪器的检测精度,还会缩短设备使用寿命,增加运维成本。同时,粗放系统缺乏精准的参数调控能力,处理后的...
10-20
插入式分析仪作为过程工业中实时监测介质成分的关键设备,其选型直接影响测量精度与运行稳定性。需围绕测量需求适配、工况环境匹配、性能指标把控三大核心要素科学选型,确保设备与应用场景精准契合。一、测量需求适配:明确核心监测目标首先需精准界定测量需求,包括监测组分、量程范围与精度要求。针对不同行业场景差异化选择:如化工行业需监测有毒有害气体(如H₂S、Cl₂)时,优先选用电化学或激光吸收式原理分析仪,确保检出限低至0.1ppm;水质监测场景需分析COD、氨氮等参数时,应选择光学法或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