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毒有害气体探测器的安装需遵循以下规范,以确保准确检测和及时报警,保障人员安全和生产环境稳定:
一、安装位置选择
基于气体密度
比空气重的气体(如液化石油气、硫化氢):探测器应安装在距地坪或楼地板 0.3m~0.6m 的高度,靠近泄漏源下方,以捕捉下沉气体。
比空气轻的气体(如氢气、甲烷):探测器应安装在释放源上方 0.5m~2m 的高度,或厂房内最高点气体易聚集处。
与空气密度接近的气体(如一氧化碳):探测器应安装在距释放源上下 1m 的范围内,气体比空气稍轻时安装于上方,稍重时安装于下方。
基于释放源类型
阀门、管道接口、出气口等易泄漏处:探测器应安装在方圆 1米 范围内,尽可能靠近但不影响设备操作。
露天或敞开式厂房:可燃气体探测器距任一释放源的水平距离不宜大于 10m,有毒气体探测器不宜大于 4m。
封闭式或通风不良的半敞开厂房:可燃气体探测器距任一释放源的水平距离不宜大于 5m,有毒气体探测器不宜大于 2m。
特殊场景要求
储运设施:液化烃、甲B类及乙A类液体储罐的防火堤区域内必须安装探测器;铁路装卸平台和汽车装卸区域应设置在距装卸作业口不超过 10米 的范围内。
灌装区域:液化烃灌装站点、封闭或半敞开灌瓶区域,探测器与灌装口的水平间距宜为 5m~7.5m。
工艺阀井、管沟:可能积聚比空气重的气体的场所应安装探测器。
二、安装环境要求
物理环境
避免安装在高温(>55℃)、低温(<-40℃)、高湿(≥95%RH)或强电磁场干扰的区域(如大功率电机、变压器附近)。
远离蒸汽、油烟、水汽滴落处,防止探头堵塞或损坏。
安装位置应无冲击、无振动,且与周边工艺管道或设备保持至少 0.5m 的净空。
防爆要求
在爆炸性混合物环境中,探测器必须具备防爆功能,并符合相关电气规范。
三、安装间距与覆盖范围
水平间距
室外场所:可燃气体探测器保护半径宜为 7.5m(间距15m),有毒气体探测器保护半径宜为 2m(间距4m)。
室内场所:可燃气体探测器保护半径宜为 3.5m(间距7m),有毒气体探测器保护半径宜为 1m(间距2m)。
垂直间距
根据气体密度调整安装高度,确保探测器位于气体易积聚的区域。
四、安装方式与细节
固定方式
可采用抱管装、支架安装或贴壁安装,确保安装牢固可靠。
传感器应朝下固定,防止灰尘或水滴积聚。
布线要求
使用三芯屏蔽电缆,单根线径大于 1平方毫米,屏蔽层必须接地。
探头现场走线应穿管,管子需符合消防要求,并与探头连接。
防误报措施
避免探测器接触烟雾、蒸汽、灰尘等可能导致误报的物质。
禁止用塑料袋包裹探测器或为其“戴口罩”防尘,以免丧失报警功能。
五、维护与校准
定期清洁
清洁探头和外壳,去除灰尘、油污等杂质,防止堵塞透气罩。
使用干净软布擦拭,避免使用腐蚀性清洁剂。
功能测试
按下测试按钮,检查声光报警和信号传输功能是否正常。
每周按动一次试验按钮(如有),确保报警系统灵敏可靠。
校准与更换
传感器寿命一般为 2~3年,超过使用期限应及时更换。
按照规定时间间隔对探测器进行校准,确保检测结果准确。
记录与排查
定期检查报警记录,分析频繁报警或无原因报警的原因,及时解决问题。